大坑古今

大坑位處香港島北岸,前臨一處銅鑼狀的海灣;灣後為陡峭的渣甸山和畢拿山,兩山之間有一條大水坑向北傾流入海灣,大坑因而得名。早在1841年香港開埠之前,已有人在大坑定居。

大坑原來地勢低窪,為免農田和民居受海潮所侵,居民便在銅鑼灣前修築了一條石堤作保護。1880年代末,政府在銅鑼灣進行填海,填平大坑岸邊的農地,將海岸線推展到當時的石堤,從而演變為現在的高士威道。

1898年,當時政府將這塊新填地闢為皇后運動場,供當時駐港英軍活動和操練之用。而運動場亦同時開始劃給官立及政府津貼學校進行足球活動之用,使大坑成為很多香港著名足球員的孕育地。

在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的足球代表隊中,據說有9人是來自大坑,包括亞洲球王李惠堂先生、最佳左翼葉北華先生、『鐵鏟』李天生先生等人,他們都是南華足球會的甲組隊員。

二戰之後,由內地來到大坑的難民無處容身,就大坑村後山坡搭建簡陋的寮屋居住,逐漸形成了馬山村和牙菜坑村,居民在山坡開墾耕地以種菜為生。

直至1960年代後期,寮屋逐漸被清拆並改建成現時的勵德邨。

街名由來

浣紗街

四、五十年代時為大水坑上游,有很多個「番衣氹」的小水池。由於上游水流較急,昔日不少大坑居民及洗衣工人都聚於大水坑邊捶洗衣服,「浣紗」之名由此而起。大部份水坑於1960年代轉為暗渠,在上興建道路,並命名「浣紗街」。

 

火龍徑

2011年渠務署進行明渠改善計劃,包括明渠覆蓋、擴闊及綠化行人通道等,明渠開闢為「火龍徑」,自此水坑及昔日的「桂河橋」再見不到了。

 

書館街

大坑附近之街道皆以政府之官員命名,但在孔聖義學前的街道則命名為「書館街」,顯示義學在大坑社區的重要意義。

 

安庶庇街

安庶庇(Robert Daly Ormsby)為香港第二任工務司(發展局前身),1897年到1901年在任。

著名地標

大坑蓮花宮

位於大坑蓮花街的蓮花宮建於約1863年,已有接近160年的歷史,於2014年列為法定古蹟。相傳客家商人曾泰源先生於1860年得知觀音大士在海旁的一塊蓮花巨石上顯靈,於是出資在石上興建了蓮花宮,以供奉觀音菩薩。蓮花宮建築為兩進式建築,前殿台基以花崗石構築,兩支羅馬式石柱及圓拱極富西洋風格;前殿呈半八角形寶塔狀,設重檐攢尖屋頂,正面設有西洋風格的小陽台,左右兩側為廟門,與其他的傳統中式廟宇有所不同。主殿呈長方形,依蓮花石而建,分成上下兩層,正脊之上有佛山花脊裝飾,於同治二年(1863)由英玉店造。每年的大坑中秋舞火龍活動,都會先到蓮花宮向觀音菩薩參拜祈福,並為火龍進行開光儀式,可見蓮花宮在大坑社區的重要地位。

銅鑼灣天后古廟

位於銅鑼灣天后廟道的天后古廟,由九龍灣蒲崗的客家人戴仕蕃於香港開埠前所創建,早於1982年已列為法定古蹟。廟内有鐵鐘一口,鑄於乾隆十二年歲次丁卯(1747),是現存最早的文物。天后廟曾於道光甲辰(1844年)重修,及後於同治七年(1868) 進行擴展而成今天的佈局。當時捐錢進行重修的包括大坑石行聯盛堂和番衣行聯聚堂,因此推斷當時大坑村的客家人不少都以打石和洗衣為生。天后廟是兩進式建築,兩側建有偏殿,以青磚構築,屋頂蓋綠色琉璃瓦。第一進為門廳,第二進為正殿,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。廟宇內還有牌匾、對聯、香爐、石獅、石案等其他文物,皆由清代保存至今。

香港紅卍字會大樓

紅卍字會乃 1930 年代起紮根香港的國際慈善組織。1940年建成的大樓位於天后皇龍道,樓高三層。大樓正面有兩條左右對稱的梯級,地下為辦公室及診症室,為市民提供免費牙醫及內科診症服務。二樓為會議室,三樓是奉神之所,天台還建有一座中式亭子,名為「南光亭」。大樓於2010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。

皇仁書院童軍室

在1898年,當時政府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,在填海的新用地上興建了皇后運動場,該建築原為運動場的涼亭。在1950年,皇仁書院遷往高士威道現址,亦即原先皇后運動場所在地點,而涼亭則納入校舍範圍內,成為了今天的童軍室,並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。

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區總部

位於大坑道 2 號,由周文治於 1935 年為紀念父親捐 款建成,1935 年 5 月 9 日由貝璐爵士主持開幕儀式。日佔時期,這裡曾被日軍憲兵隊佔用。隨著 1958 年麥當勞道新總部落成,這幢建築便成為救傷隊香港島指揮總部,並於2011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。

大坑坊眾福利會

自1946年成立,是灣仔區內之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。機構本著服務坊眾、互相扶持的宗旨,在區內創辦了李陞大坑學校、大坑青年中心,為社區提供多元化之服務。

香港中華遊樂會

港府在1898年進行填海工程,並把新闢的皇后運動場部分土地撥出,興建第一間華人會所「香港中華遊樂會」,並於1912年落成。

大坑第二巷4號

建築物建於1930年代,為樓高4層的戰前唐樓,屬一梯一伙間隔,是大坑社區內現存的歷史建築物之一,並於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。建築水泥牆身採用上海批盪,飾以模仿石磚的橫紋,同時亦保留了木窗框。

大坑新村街30號和31號

該相連建築建於約1894年,並於2021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。牆體以毛石築砌,支撐人字瓦頂,並保留了花崗石門框,屬典型的客家村屋。隨著城市的發展,該建築已由住宅改建為商店,為大坑區內僅存的中式村屋建築。

馬場先難友紀念碑

紀念碑於2015年10月列為法定古蹟,位於掃桿埔加路連山,現時香港大球場位置上方的山坡,由東華醫院為紀念1918年跑馬地馬場大火遇難者而建立。紀念碑於1922落成,整體設計糅合西方古典建築與傳統中式建築的元素。最高一層地台建有兩個涼亭,中間一層的中央為紀念牌樓,最低一層有一對化寶塔。

虎豹別墅

東南亞華僑商人胡文虎先生(1882-1954)與弟胡文豹於1932年,將總行從新加坡遷移至香港,並於1935年在大坑村後山坡興建了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,佔地約53.4公頃。白牆綠瓦的虎豹別墅及花園,屬胡氏的私人住宅,不對外開放。而富有中國園林建築色彩的萬金油花園則開放給市民參觀,直到1999年才正式關閉。於2001年,胡氏後人將虎豹別墅連同私人花園交予政府,並於2009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。至2019年,胡文虎慈善基金及虎豹音樂基金有限公司,把虎豹別墅活化為虎豹樂圃,以音樂、古蹟及藝術作為媒介,成為一所融合社區服務的跨元文化交流中心,並開放給遊人參觀。胡文虎先生一生樂善好施,熱衷於文化教育和醫藥慈善事業。他曾捐款一萬元予大坑坊眾福利會重建孔聖義學,使義學能於1950年復校,造福莘莘學子。

著名地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