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南遷

根據考證,客家人源自山東或河南等古代中原地帶的漢族,在歷史變遷中不斷南遷,逐步定居於福建西南及廣東東北圍繞梅縣及五華一帶的地區,香港的客家人亦沿自南遷的族群。

清朝初年,朝廷厲行海禁。到了康熙年間解除海禁以及其後的復界,大批圍頭人 (廣府人為主)、疍家人 (以艇為家的漁民) 和客家人 (以山地墾荒為生) 逐漸遷回沿海區域,亦開始遷入香港。在十九世紀中葉,香港已經有三百多個客家村在香港安家落戶。客家人除了在新界地區居住外,亦有在九龍及港島聚居。香港開埠以前,九龍的深水埗、長沙灣和九龍塘有許多圍村都是客家村落,而港島的銅鑼灣大坑與柴灣亦是著名的客家村。這些村民多以耕種和捕撈,以及為途經香港的舟楫提供補給及打雜維生。

客家文化

隨著社會發展,市區的客家村漸漸消失,變作城市高樓。而客家生活文化亦慢慢跟其他中國與西方文化融合演變,成為香港獨特生活文化的一部分。現在一些中菜餐廳的菜式皆沿自地道的客家菜,而許多節慶儀式亦保留著客家文化的精神。一個族群的文化會從生活方式和細節處顯露出來,客家文化也不例外,其語言、戲劇、音樂、表演藝術、工藝、民居建築、飲食習慣、風俗、節慶等,都有獨特氣息,顯現出崇文重教、耕讀傳家的本質。

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6月公布的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 480 個項目中,有關客家文化的項目,分布於「表演藝術」、「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」、「社會實踐、儀式、節慶活動」與「傳統手工藝」各範疇。

表演藝術

客家山歌、圍名歌、哭嫁歌和哭喪歌

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流傳至今的歌唱形式,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,也是客家音樂的代表。以前村民在聚會、節慶活動或男女交往時都會唱山歌,現在多以表演形式演唱。客家男女自古長期在山野田間辛苦的勞作,為表達情意或宣洩情緒,逐漸形成了朗朗上口的曲子。這此山歌的核心是其即興的歌詞,大多數是四句為主,每句七個字,可加入音樂作為配音。

「圍名歌」又稱「圍頭歌」,屬圍村歌謠,相傳是由兩位清代秀才所創作。二人課餘時遊覽港九新界的名山勝水,將當時各地的地理風貌,嵌入了圍村名稱和地名,把景物、名勝、風俗及民情一一以客家話唱詠,沒有文字記載,一直以口耳相傳。時至今日,「圍名歌」多以表演形式演唱。

從前新界客家鄉村婚嫁有哭嫁的習俗,新娘會在出嫁的前夕及過程中唱多首「哭嫁歌」,是婚嫁中的其一儀式,特色是「詞不必雅,然情必極至」。哭嫁歌的內容多講述新娘將與家人分開,未能侍奉父母以盡孝道等離愁別緒。哭嫁歌最重要唱得夠大聲和淒厲,以表達對父母兄長的不捨之情,不然女家會被取笑不懂教女,女兒不夠孝順。哭嫁歌內容亦以口耳相傳為主,通常由村內女長輩傳授予少女。「哭喪歌」是從前新界客家村落的女性村民,為去世的親人而所唱,是喪葬儀式的一個元素,而其內容則以口耳相傳為主。

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

客家話

現在有不少香港的長者能說流利客家話,部分客家鄉村村民仍然以客家話溝通,並且在主要傳統活動儀式當中也是以客家話進行。客家語的音節和其他漢語方言一樣,是由聲母、韻母和聲調所組成。其聲母總數為19個,韻母為74個,並有6個聲調(陰平、陽平、上聲、去聲、陰入和陽入)。

社會實踐、儀式、節慶活動

客家婚嫁儀式

客家婚嫁有其獨特的傳統,在迎娶當天花轎回歸時,婦女會拿著一個竹篩,內裏鋪了新娘的一條黑褲,放有食物、植物和十對筷子,寓意新娘勤力、長壽,婚後豐衣足食,生活甜蜜,早生貴子。婚嫁儀式有一個有趣的環節,其中獻豬頭豬尾時,需要新娘親親豬頭。現時,香港一些客家村落仍保持傳統的客家婚嫁儀式,有男家上頭、新娘入門和拜祠堂等儀式等。

傳統手工藝

客家菜式

客家菜其實與客家人的生活形態有密切關係,風格講求主料突出、造型古樸、以鹽定味、以湯提鮮,烹調方式多以煮、燉、熬、釀、燜等,用料就以肉類為主。早期在香港居住的客家人多以務農為生,體力消耗大,因此客家菜著重「油、鹹、香」。油份能提供勞動工作的能量,而濃味菜式有助增加食慾,方便「撈飯」,同時較鹹食物可補充身體流失的鹽份,並延長食物的保存期。

粿粄類食品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,主要是用糯米或粘米製成米食點心。一般而言,「粿」的底部會墊上一塊樹葉,「粄」則多數不用葉子鋪墊。本地客家人愛以田艾「雞屎藤」混和米屑製作茶粿。客家人亦會用粿粄類食品應節,如農曆新年會做「炒米餅」、「圓籠粄」和「米層」;端午節會作灰水糭和鹹糭;添男丁時會製作新丁粄,款式繁多。

客家菜式中,炆豬肉和梅菜扣肉都是深受歡迎的客家菜式。連續蒸一星期的「豬肉缽」更是一道名菜。每年年尾,客家婦女都會預先蒸好五、六缽豬肉缽,在過年回娘家時送給父母及鄰舍品嘗,作為答謝父母的養育之恩。客家菜中最高規格的菜式必然是「客家九大簋」,以前是家境富裕的人家,在娶媳婦、擺大壽等喜慶場合宴請親朋之菜式。中國人強調好事成雙,而九大簋以「九」作主軸是特例,有長長久久之意,同時亦代表著主人家對客人的尊重;中間一個「大」字含有極為豐盛及隆重之意;而「簋」即古代盛載黍稷的圓形器皿。「九大簋」指宴會使用九個大「簋」盛載食物,代表隆重的宴會場面。傳統上九道菜餚分別是「紅燒肉」、「炆豬肉」、「白雞豐」、「粉絲炒」、「辣鴨」、「時菜炒雜」、「蘿蔔煮魷筒」、「花生雞腳湯」和「釀豆卜」。

燈帶編織技藝

客家的彩帶編織技藝主要由家中年長婦女向年輕一輩女子傳授,以不同顏色的線編織出不同用途的彩帶。拉櫃帶用作結婚場合;花帶是客家服飾中重要的裝飾元素,加上涼帽帶、圍身帶及包頭仔,為客家婦女的黑色衣裳添上一分色彩。而燈帶供添丁家庭在點燈儀式時掛於添丁燈上,其客家語為「帶仔」,寓意養大兒子。

當中客家花帶上的顏色有其特別意思,未嫁少女織的帶分別是綠色和藍色的,而嫁了女士織的則是紅色的。花帶上的圖案十分生活化,其中「攬子花」圖案即夫妻二人各自抱一個小朋友,而「麻子花」的圖案就代表百子千孫。花帶一般由三十多條線編織而成,基本包括紅、綠、白、黃四色。工具有三枝棍,其中兩枝稱為「帶板」和「帶筒」,另一枝則沒特別名稱。編織花紋時,必須是一條線向帶的表面織,然後一條向帶的底部織,這樣「一上一下」才能把線條隔開,形成花紋。除繞線和挑線外,有時亦要把線拉住,否則會織不到圖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