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承火龍文化底蘊,凝聚大坑深厚人情

細說歷史建築緣起,展示保育活化進程

回顧社區古今變遷,尋找客家文化足跡

促進多元文化共融,連動地區伙伴參與

始於1880年的大坑中秋舞火龍活動,已經有140年歷史。每年在中秋節前後的三個晚上,即農曆八月十四(迎月)、十五(賞月)、十六(送月),火龍都會在大坑社區內舞動巡遊,寓意保佑大家合境平安。中秋舞火龍已成為大坑每年的重要活動,亦是香港旅遊發展局重點推廣項目之一。在鑼鼓聲帶領下,近300人舞動著插上逾萬多枝線香的巨大火龍,穿梭大坑一帶的大街小巷,氣勢十足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11年6月,就文化保護、傳承和管理工作上的肯定,把大坑中秋舞火龍活動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了解更多

大坑火龍文化館位處香港大坑書館街十二號,樓高三層。原建築物為「孔聖義學」,建於1909年晚清時期,由當時的「香港孔聖會」所辦。由於遭受二戰時期的破壞,原址重建的新建築物於1949年11月20日落成,先後由不同辦學和教育團體用作學校或教育用途,直至 2010 年才一直空置。

建築物及後於同年 12 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,並於2013年12月獲政府納入「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計劃」內,銳意活化成「大坑火龍文化館」,進一步將舞火龍文化推廣及世代傳承。 活化工程最終於 2019 年 11 月正式開展。

了解更多

大坑前臨海灣,灣後為渣甸山和畢拿山,兩山之間有一條大水坑向北流入海,大坑因而得名。早在1841年香港開埠之前,已有人在大坑定居。

現今的大坑已發展為一個和諧社區,區內擁有很多古蹟及歷史建築,充滿獨特色彩及細膩人情,同時亦匯入不同的新派文藝風格,築構大坑的新舊共聚的特色景觀。

了解更多

清朝初年,朝廷厲行海禁。到了康熙年間解除海禁以及其後的復界,大批客家人 (以山地墾荒為生) 逐漸遷回沿海區域,亦開始遷入香港。在十九世紀中葉,香港已經有三百多個客家村在香港安家落戶,港島的銅鑼灣大坑亦是著名的客家村。這些村民多以耕種和捕撈,以及為途經香港的舟楫提供補給及打雜維生。

隨著社會發展,城市高樓逐漸取締了市區的客家村。而客家生活文化,亦慢慢跟其他中國與西方文化融合演變,成為香港獨特生活文化的一部分。

了解更多